層流手術室的產生
19世紀上半葉,傷口感染的頻繁出現給外科手術帶來了眾多復雜的情況,使原本成功的治療發展成災難性的結果。雖然抗生素的發明救治了大量的生命,然而傷口的持續感染依舊是救治的很大難題,特別是在戰地醫院,手術條件極其簡陋,各種外傷感染頻繁。
為了解決這一難題,英國著名外科大夫約瑟夫李斯特開始將消毒制度引入醫院,手術后的存活率大大提高,并且在短時間內病人就可恢復而無并發癥。為了進一步降低手術室的感染率,蒸氣滅菌法、橡皮手套等相繼用于手術中,手術室由消毒防菌時代進入無菌時代。
隨著醫學的發展,這樣的手術環境還遠遠滿足不了手術技術發展的需要,大面積燒傷手術、顱腦手術、眼科手術、肺臟手術、縱隔手術等高難度手術都必須在超潔凈的環境下進行,以很大限度地減小手術感染率確保手術成功。
層流手術室的問世,成為手術室發展里程的一次重大革命,使手術的成功率又上升了一個新的臺階。
產生原因:
患者在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時,在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之前,由于大劑量化放療,幾乎摧毀了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防御系統,全血細胞缺乏的嚴重免疫缺乏狀態,病人處于骨髓衰竭,極易發生各種感染及其他并發癥。各種病原菌感染是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很常見的并發癥,也是造血干細胞移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根據這一特殊性,對病人實施全環境的保護隔離,也就是需要在專門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病房——也稱無菌空氣層流病房內進行。而空氣層流室則是一個相對無菌的病房,包括空氣也是經過高效濾過,其內所有物品也經過消毒滅菌處理。利用這個無菌環境減少污染的機會,幫助移植成功。由于該病房要求消毒無菌較普通病房嚴格,出入病房都有相關規定,所以給患者特別是家屬陪伴帶來不便,但通過電話、探視窗及監護屏幕是能與親屬保持聯系的。
層流手術室等級
1)潔凈度100級
大于等于0.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粒/m3(0.35粒/L)到小于等于3500粒/m3(3.5粒/L);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為0。
2)潔凈度1000級
大于等于0.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粒/m3(3.5粒/L)到小于等于35000粒/m3(35粒/L);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小于等于300粒/m3(0.3粒/L)。
3)潔凈度10000級
大于等于0.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0粒/m3(35粒/L)到小于等于350000粒/m3(350粒/L);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300粒/m3(0.3粒/L)到小于等于3000粒/m3(3粒/L)。
4)潔凈度100000級
大于等于0.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00粒/m3(350粒/L)到小于等于3500000粒/m3(3500粒/L);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3000粒/m3(3粒/L)到小于等于30000粒/m3(30粒/L)。(www.iwuchen.com)
5)潔凈度300000級
大于等于0.5μm的塵粒數大于3500000粒/m3(3500粒/L)到小于等于10500000粒/m3(10500粒/L);大于等于5μm的塵粒數大于30000粒/m3(30粒/L)到小于等于90000粒/m3(90粒/L)。